杨振声主持青岛大学期间,每个周末,开过教授会(校长办公会)之后,和闻一多、梁实秋等人经常在一起开“夜宴”。文人聚会,少不了诗与酒,当时被称为“酒中八仙”。这可能是因为杨振声是蓬莱人的缘故吧,坐中八位恰好有一位女士——方令孺。

沈从文从不参与这样的宴饮,一个是性格的原因,第二个原因,是经济方面的因素,在青岛大学担任教授职务的闻一多、梁实秋是美国留学归来的“海龟”,月薪400元,而沈从文只是讲师,月薪100元,加之他的妹妹沈岳萌也在青岛大学念书,他的经济并不宽裕。第三个原因,沈从文格外珍惜时间,他教书之外的时间,不是读书就是创作。也许这些因素,沈从文不爱参与“酒中八仙”的聚会,甚至,有点儿反感,他以此为素材创作了小说《八骏图》。这部小说写于1935年盛夏,但小说的素材来自在青岛生活的这段时间的积累。由于他把笔伸向了教授们的家庭生活角落,因此,作品发表后,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,指责沈从文在作品中挖苦了他们。

沈从文在青岛精力充沛,爱情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,再加上山海风景俱佳,适合居住。每天只睡几个小时,教书之外,时间均用来创作,写下了《都市一妇人》《凤子》《三个女性》《三三》等作品。三三,是张兆和的排行。婚后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许多书信都称她为“三三”。、

沈从文作品的成熟,得益于青岛山水的滋养。他在青岛的两年多时间,6次游览崂山,有一次,沈从文和张兆和游览崂山北九水,看到一位洗衣服的美丽而朴素的女性,这给他带来灵感创作了《边城》。

此时,沈从文的九妹沈岳萌也到了青岛,在山东大学继续学习法语。这位自幼娇生惯养的九妹,经常吃饭馆,连学费也交不起。沈从文为了赚稿费供九妹上学,1932年暑假,不到一个半月就把《从文自传》写完了。1934年7月15日初版。上海第一出版社出版发行,发行人谢文德,时代印刷厂印刷。书前有“沈从文先生近影”。这部作品出版后曾被周作人和老舍认为是“一九三四年我爱读的书”。

沈从文对青岛怀有特殊的感情,1949年后,他3次来青岛休养,并不满足。他时刻怀念着青岛的青山绿水。1983年当青岛的同志去访他时还说:“青岛是我一生留恋的地方,也是我现在向往的地方,我一生中写作最多的地方就在青岛。”在临终前不久,他还托人“代向青岛人们问候和祝福”!

黄永玉眼中的表叔沈从文:《边城》

有读者问:“黄老,你怎样评介沈从文?”

黄永玉说:“沈从文是我的表叔,我们都是湖南凤凰人。在沈从文的身上,我感觉到了人格的力量、智慧的力量。智慧,在他文章里面可以看得出来。他的文章是一个字一个字抠出来的、刻出来的。《边城》他改了一两百次,很多人不会相信他是这么改自己的文章的。”

曾经,巴金谈论沈从文的一段话,也可以佐证沈从文的这种严谨的写作风格。1933年巴金到北京时,沈从文刚结婚,邀请巴金住在他们家、巴金在院子里写他的《爱情三部曲》,沈从文在家里写《边城》。巴金一口气就写完了,不改。而沈从文写完一页反复改,而且用毛笔。他的好多作品是反复地改来改去。

有读者说,沈从文的作品更诗意,黄永玉的作品可能更“野性”,更具生命力。两人的文风是迥然不同的。

黄永玉回答道,这跟两人所处的时代、生长环境不同有关系。“我可能长大的过程比他更调皮。我当时看了表叔写他自己的童年,觉得他真是个老实人,但在表叔那个年代,他应该也算是一个调皮的学生。在我们小学里面有两棵楠木树,都有上百年的历史,表叔就曾被老师罚跪在那里。我也很调皮,但没有在那里罚过跪。也许,是时代不同,对调皮的界定也不一样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