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从文故居,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古城中营街十号,建于清同治五年(1866年)。
沈从文故居为穿斗式木结构,是一座典型的南方四合古院,具有浓郁的湘西明清建筑特色。房屋居落分前后两栋,坐东朝西,中为过亭,正室三间,左右为书房,通两阔为20米,通进身为30米,占地面积为600平方米。古院正中有小天井,用红岩方石板铺成。天井四周为砖木结构的古屋、正屋三间、厢房四间前屋三间,共十余间。故居两边配建有“品”字形风火墙,飞悬鳌头。
建筑格局 沈从文故居为穿斗式木结构,是一座典型的南方四合古院,具有浓郁的湘西明清建筑特色。房屋居落分前后两栋,坐东朝西,中为过亭,正室三间,左右为书房,通两阔为20米,通进身为30米,占地面积为600平方米。古院正中有小天井,用红岩方石板铺成。天井四周为砖木结构的古屋、正屋三间、厢房四间前屋三间,共十余间。沈从文故居两边配建有“品”字形风火墙,飞悬鳌头。沈从文故居门上挂有“沈从文旧居”匾额。右边一室,是沈从文生平的照片,二室是沈从文书稿手迹,左边厢房陈列各种版本的沈从文著作。正屋中堂挂着沈从文的素描画像。左边房的卧室是沈从文出生的地方。右边房陈列着大理石桌面的书桌等物。故居虽然没有雕龙画凤,但雕花的木窗带有湘西特色。
沈从文 (1902~1988年),原名沈岳焕,字崇文,苗族,凤凰人,文学家、文物学家。民国十三年(1924年)开始发表作品,成名后历任北京大学、西南联大教授。新中国成立后从事历史文物研究,著述70余种近300万字,代表作有《边城》《长河》《湘西散文记》等。作品被多种语言翻译出版。晚年所著《中国古代服饰研究》,获得很高评价。曾任全国文联委员、全国政协委员。
院落正门上方悬挂着一行遒劲沉凝的大字横匾“沈从文故居”,正房高大宽阔,正中摆放着一座先生的半身石膏像。1902年12月28日,沈从文出生在沈宅二进右侧的正屋里。这个房间原本是沈从文父母的卧房,墙上挂着沈从文父亲沈宗嗣和母亲黄氏的照片,沈父曾投身军旅,沈母是土家族人,出身书香门第,也是沈从文的启蒙老师。另一面墙上挂着的是沈家兄妹四人与母亲的合影,最左侧的就是沈从文。左侧正屋是沈从文的卧室兼书房,透着湘西风情的雕花木窗下,梓木方桌、藤编靠椅、古老的木质结构架子床,都是他当年使用过的实物。书桌及书架均是从沈从文在北京的故居运回来的,书桌是先生婚后在旧货市场淘的,由此看出当时他们的生活很节俭。这张桌子对沈从文一生影响非常大,他的很多作品包括《边城》都是在这张书桌上完成,可以想象当年沈从文端坐在书桌前创作的情景。卧室还有一张先生睡过的小床,床边的老物件很有特色——一部留声机,沈从文喜欢一边听音乐一边写东西,这台留声机陪伴他度过了漫长的创作时光。目睹这些实物,眼前似乎出现了沈从文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,仿佛听到他的教诲:“照我思索,能理解‘我’;照我思索,可认识‘人’。”
故居左右两侧厢房现在是陈列室,一张张清晰珍贵的图片,记录了沈从文所走过的艰难历程,一行行流畅深沉的文字,忠实地记录了作家成长的过程。西厢房陈列着沈从文不同时期的照片、文稿手迹和各种版本的著作。
汪曾祺曾形象地写道:“二十岁以前生活在沅水边的土地上,二十岁以后生活在对这片土地的印象里。”沈从文在私塾读过几年书,因家境贫寒没能继续上学。后来当过兵,有机会同社会底层人民接触。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,他离开家乡来到北京,开始了笔耕不辍的生活。这位对现代文学有着重要贡献的作家,先后创作了小说《媚金·豹子·与那羊》、《菜园》、《三三》、《长河》和代表作《边城》,一举成为当时我国文坛上的一颗巨星。20世纪50年代初,他在历史博物馆工作,先后写出了《中国古代服饰研究》《中国丝绸图案》《唐宋铜镜》等力作。他的作品被英、美、日、法、瑞士等多个国家翻译成各国文字,曾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,被誉为乡土文学之父。沈从文在文学、考古学等方面亦作出了重大贡献,他一生所创作的900余万字作品,是世界文学瑰宝,也给后人研究中国和湘西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献。正如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和夫人张充和从美国电传的挽词:“不折不从,亦慈亦让;星斗其文,赤子其人。”贴切地概括了沈从文的一生。